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18
□ 王烁辉
8.《救国报》的文艺工作与宣传刊物
在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救国报》的读者群体却不断壮大,一份报纸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和基层干部的要求。为此,救国报社先后出版了一系列附属报刊。
《老百姓》
1941年秋,随着广大群众对抗日文化生活的要求提高,尽管《救国报》的发行量不断增加,仍然满足不了需要。为此,救国报社于9月出版了一种独立编辑、发行的时事性通俗小报《老百姓》,刻版油印,8开2版,由《救国报》第二印刷所承印。它不仅刊登时事解说、形势评论、政策解释、抗日英雄事迹等,还会刊登一些散文、歌曲、漫画、连环画等文艺作品,这些作品都紧密配合当时的战斗任务和时事宣传,很受群众欢迎。它的第一任编辑是李海平原名杨海峰,化名林岩,丰润人。李海平1941年冬调离后,由布于原名傅惠轩,丰润人任编辑。1942年布于牺牲后,由丰原任编辑。
1942年4月,敌人包围了鲁家峪,报社将近三个月未能出报。6月,敌人的气焰有所收敛。7月,崔林到《救国报》发祥地卢各寨附近,集合起同志,《老百姓》随之复刊,直至各地出《救国报》地方版时停刊。1946年后,在《救国报》更名《长城日报》时期,在报上开辟“老百姓”专栏。
《国防最前线》
1941年,冀东地委宣传部决定主办一份名为《国防最前线》的期刊。地委宣传部部长国荣将这一任务交给救国报社,由崔林负责。崔林很快组织了史诺、山桥、沈同、鲁风、杜文大5人参与刊物出版工作。这几位同志都是知识分子,虽说不是共产党员,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拥护中国共产党,民族自尊心极强,抗日热情很高。总编辑由史诺担任,编辑部设在遵化县鲁家峪东峪一所小学校下寺内。
国荣和崔林对团结知识分子的工作极为细致深入。国荣去东峪村工作时,常去看望几位同志,一面和史诺下围棋一面谈工作;冀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和十二团、十三团到东峪附近活动时,崔林也会约上史诺等同志去近距离接触这些部队的军政首长,使之了解武装斗争情况,增强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国防最前线》于1941年10月或11月出版了第一期,油印,大32开本。创刊号共63页,刊登了史诺撰写的《发刊词》;高风的文章《英美反日战争,中华民族解放战争》;洛甫的《论共产党的阶级立场与民族立场的一致》;波川的《日本革命的无产阶级底目前任务》;刘少奇的《论组织民众的几个原则问题》;任众之的《中国的海燕》和编者的《编后》。
之后,该刊约1个月出1期,每期大约80页左右。内容多是转载延安刊物《解放》上刊登的社论、论文,以及冀东地委、冀东军区负责同志分析国际、国内斗争形势和宣传党的抗日政策的文章;也有少量文艺理论、文艺作品之类。在当时,这是冀东地区唯一的群众性刊物。
1942年4月间,敌寇实行“四次治强”,《国防最前线》的同志被围困在鲁家峪东峪的一个山洞里。敌人把洞口炸坍,同志们被巨石堵在洞内。东峪的抗日积极分子、救国报同志们的老房东刘之桢、刘学永、刘则言、刘绍勋等组织群众,趁敌伪暂时撤至山外之机,经一夜奋力凿石,把炸坍的洞口挖开,救出几位同志。然而天刚蒙蒙亮,敌伪又卷土重来,大家奋力突围,先后转移到耍儿峪和丰润县女各庄一带地区。起初同志们还想把带在身上的稿子继续编成第五期,但由于敌伪持续大规模扫荡,人员只得分散隐蔽,后来相继失去联系。《国防最前线》也因此在出版4期后停刊。数月后,山桥同志找到救国报社,从此参与《救国报》工作。
《救国时报》
1943年上半年,中共冀东地委改称冀热边特委之后,决定在出版《救国报》地方版的同时,另出文献汇编性刊物型《救国时报》,油印,16开本,半月刊。主要刊载我党关于抗日斗争的政策、方针、指示,还有报社工作人员撰写的一些配合形势的时事解说和论文,为各级领导机构提供时事宣传和学习资料。
1944年10月,报社同志在杨家铺赴会采访期间被敌人包围,5位同志牺牲,出版工作暂时处于停顿状态。11月,开始出版《救国时报临时版》。
《前进》
系《救国报滦东版》出版的32开油盈物,内容均以新华社电讯为主,以便迅速地传播党中央的指示和抗战救国的好消息。
《时事汇报》
1943年8月,中共冀东第四地区委由周克刚建议,为摘要刊发各大报和新华社的重要新闻,由救国报社路南分社出版了《时事汇报》,油印,32开本后改为16开本,月刊,每期四五万字,李燕民任主编,地址在青龙山区赵家沟村。以后改为《救国报路南版增刊》。1946年5月停刊。
此外,救国报社还曾创办过油盈物《新闻简报》,该报由王印忱主编,其余同《时事汇报》。另有,《时事月刊》与《前卫诗刊》,起止时间待考。
“搏斗社”与《搏斗》
1943年1月,在《救国报滦西版》所在的第一地区委,《搏斗》文艺月刊在极其残酷的对敌斗争中诞生了。
此时期,大半个中国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敌人在冀东大搞“治安强化”运动,制造“无人区”,强迫老百姓住进“人圈”,在冀东西部以蓟县为重点,划定长城沿线100公里以内为“无住禁作地带”,实行杀光、抢光、烧光政策,大片平原地区尽被蚕食。
根据领导指示,高昌、苏光、王雪松等5位同志,在长城脚下的熊羔子峪村,成立了冀东西部唯一的印刷宣传机构——油印股印刷股,对外叫“搏斗社”,苏光为负责人。任务是翻印《救国报》和印刷宣传品,同时创办文艺月刊《搏斗》。
《搏斗》月刊,油印,32开本。刊登作品多为文艺方面的新闻,并兼收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诗歌、散文、故事。选材多样,不拘一格。《搏斗》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对敌人的阴毒、残忍进行无情的揭露和讽刺;对人民的英勇斗争给予大力歌颂与赞美。
待续
相关新闻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1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2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3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4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5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6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7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8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9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10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11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12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13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14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15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16